用棉紙的堅韌雕塑出神像

作者 : 王奕筑 發佈日期 : 2020-01-0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9-27 公告分類 : 最新文章,文化創新

圖1

【記者 蔡珮筠/台南報導】

台南是一個傳統民俗技藝與文化豐沛的城市,因此又稱為文化古都,其中廟宇文化的普及在市區中,隨處可見。早期的神像製作材質以木雕為主,而位在中西區祀典武廟前面的「魏俊邦雕刻社」,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其所擁有的紙塑神像技藝更是極少數之一,現在是由第三代師傅魏介民接手繼承經營。

(圖2)

魏俊邦雕刻社門口。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攝影/蔡珮筠)

將壓力轉換成動力 一步步累積經驗

神像雕塑的工藝大部分是從中國傳到臺灣,而現今在臺灣,紙塑這項技藝的存在已逐漸失傳。大約在1920年代,第一代魏德璋先生創立魏俊邦雕刻社,到了1960年代便傳給魏俊邦先生,魏俊邦為臺灣國寶級的工藝大師,此時的紙塑技藝才逐漸被大眾所重視,他精通各項傳統藝術,包含木雕、泥塑、紙塑、彩繪及修建廟宇等等,當時被喻為是「府城國寶」,店內也有許多魏俊邦師傅生前的作品。爺爺與父親皆是頂級的工藝大師,雖然從小就耳濡目染的魏介民,在國小畢業後便開始做這項技藝,但魏介民則表示自己的天分並不高,在學習的過程上必然比較辛苦,心理上的壓力相對也比較大,「不過轉念去想小時候那些無形的壓力,也是讓我們心裡能夠更強大,可以抵抗各種不同的逆境。」如今他這麼說著。

(圖3)

此為店內陳列的作品之一,由魏俊邦所雕塑的天上聖母。(攝影/蔡珮筠)

一開始早期紙塑的工法是較為複雜的,無論是木雕或是紙塑,必須先從繪製圖樣開始,都得先學習畫畫、素描,對形狀有一定的了解後才能夠做下一個步驟;在製圖完成之後,接著用泥土做出外型當基底,再在泥土外面貼上棉紙將它包起來,貼到一定的厚度並且等到乾之後,才能把裡面的泥土挖出來,當時用挖的方式較為困難且緩慢。然而,現在是以保麗龍作為基底將形狀建構出來,並在保麗龍上貼滿棉紙之後,再將保麗龍溶解掉即可成形。紙塑整體的製作時間比木雕來的長,一尊神像的製作時長大約三至六個月又或是更久,會根據工法的細緻程度以及神像的大小尊而有所不同。

雕塑走向環保減少木材消耗

(圖4)

在繁雜的工法下,棉紙與膠為紙塑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攝影/蔡珮筠)

魏介民說,在紙塑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設計「粗胚」,也就是建構雛形,要將一塊木頭或是保麗龍刻出一個形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刻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必須先學會畫畫,因此作為學徒剛開始在學紙塑的時候,都是從小東西開始做起。相對於早期神像的雕刻是以木雕為主,到後來發展至泥塑,再延伸到紙塑這項技藝,紙塑所使用的紙與一般材質的紙不同,「棉紙」更具有韌性、不易破,因此製作出來的神像不容易損壞,也可以保存得比較久;在不砍伐樹木以及木頭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棉紙所耗費的木材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多,因此利用棉紙或是再生紙代替木頭去製作神像;其中用來黏貼棉紙的膠,是以白膠與漿糊混和調製而成。

(圖5)

修補中的舞龍,以竹編做為骨架使其更為堅固,並在內部加裝LED燈,讓作品呈現更多元。(攝影/蔡珮筠)

除了神像的雕塑之外,也有用手工竹編製成的舞龍,並以棉紙包覆上去的方式製作,第一層用棉紙作為底,且在每張棉紙的交接處將棉紙往內扣使其更牢固,第二層再用布,最後才上漆,用竹編所製作出來的舞龍十分堅固,經過十幾年才需做修復,在店內亦放置了許多待修補及重新上漆的神像。此外,魏介民認為在現今時代快速的變化下,這項傳統工藝需要的是結合文創類型去做一些創新的東西之外,對於現代年輕一輩的人做推廣也是重要的,傳統工藝很少會出現在學校的教學課程裡,當沒有人知道這些傳統工藝的存在,也就沒辦法去做傳承,因此有許多傳統的事物與技藝逐漸的消逝。

傳承老傳統 環保新智慧

(圖6)

師傅魏介民,承接父親與爺爺所留下來的技術,除了製作之外亦有做修補。 (攝影/蔡珮筠)

「基本上現在這種傳統工藝比較少有人要學,這是比較隱憂的地方。」魏介民指出,師傅要請一個學徒從頭開始教到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時間的相對成本下,傳統工藝的經營實在不容易,因此越來越少人會做。對於傳統文化技藝的傳承魏介民則無奈的說,「傳承是一個很難維持的狀態,因為年輕人對於這項工作沒有願景,且工作內容辛苦,實在會讓一般年輕人退卻。」有許多年紀較大的匠師即便有傳承給下一輩的學徒,學徒所習得的工法並沒有老匠師的精,又或是學到一半就不做了,當傳統技藝沒有傳承下去,這些獨特的功夫將會消失不見。因此,要讓傳統文化能夠被大眾所知道,並且受到政府的重視,以及能有相關的規劃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