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歷史的沿革與演武場的連結

作者 : 發佈日期 : 2021-11-17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11-14 公告分類 : 影音新聞,最新文章,社區營造

【記者 楊蕙嬪、賴紜涓、柯思廷/台中報導】

演武場建築群包括演武場主體建築及東側附屬建築,主體建築依對稱型式建造,中央後側設有神龕,面對神龕左側為柔道場、右側為劍道場。演武場的主建築—惟和館作為過去司獄官、警察日常練習劍道及柔道之使用。心行館則做為當時的俱樂部。傳習館為原宿舍。大樹劇場中的百年老樹則是從西元1895年就在林森路扎根,雖經過大火無情的肆虐,直得慶幸的是「根」留了下來。於西元2004年台中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古蹟。西元2006年因不明原因起火,五棟建築只剩四棟,經過政府重新正修翻新後,於西元2012年轉由民營,更名為道禾六藝文化館,在西元2014年五月開放參觀。

圖1

燒毀建築為1920年的刑務所官舍。(圖片來源:大紀元)

日本於西元1895年接手臺灣後,以台北為首,西元1901年,日本總督府公告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除了台北市之外,將重點移往台中,開發台中火車站等周圍地區。為符合縱貫鐵路興建以後台中市區發展所需,廢除西元1900年部分市區執行計畫,於西元1911年重新擬定,當時民政官後藤新平採用了巴爾頓與濱野彌四郎的「台中市街區劃設計報告書」,將台中市規劃為「棋盤狀」都市。開始興建台中驛(舊台中火車站)、整治綠川、柳川,開闢道路,慢慢向外發展。最後官方也將演武場興建至靠近警察署而偏遠之地方。

圖2

演武場中的百年榕樹。(攝影/柯思廷)

民國政府接收後,持續利用日本台中刑務所做為監獄。到了民國四十五年,西區的日式宿舍區提供給公務人員作為住宿地使用,將台中西區作為臺灣省政府遷移的中繼站,當時大批的軍人進入台中市,這也造就了眷村的出現。不過好景不常,因許多路段皆為日治時期所規劃,路面狹窄,近十年來台中市發展就一直往西走,商機趨於沒落。當時作為台中監獄的演武場,因舊監房舍老舊、腹地狹窄、原地處市中心,於民國八十一年搬遷至現址。

圖3

當時刑務所官舍群。(圖片取自:台中市文化資產局)

道禾六藝演武場走過歲月的侵蝕、經過祝融的考驗,才得以保留至今,現在的道禾六藝演武場變成了平時休憩的好去處,不僅有文化館可以參觀、假日市集可以逛逛、還有街頭藝人、文化體驗課程、藝文展覽、餐飲茶座的合作可以體驗,走入古蹟雖然悠閒但卻也默默的提醒著我們台中中區曾經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