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唯一手刻粿模職人 傳統粿模與現代接軌

作者 : 黃怡惠 發佈日期 : 2021-12-0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12-07 公告分類 : 文化創新,最新文章

【記者 黃怡惠/台中報導】

在台中太平區,創立於1987年的沅豐模具文創工作坊,鄭永斌師傅是台灣現在唯一一位以手刻粿模為業的職人,幾乎全台灣的大廠家都曾是他的客戶。為了傳統工藝的傳承,鄭永斌積極到各地講課,並提供DIY教學使更多人能輕易接觸到食器模具。

粿印是通稱,代表了「餅印」、「粿印」、「糕印」、及「糖塔模子」,其中粿印和餅印最為常見,用於廣式月餅、喜餅、和紅龜粿。隨著世代習俗變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上成本的考量使得商家轉而投向大規模機械生產,依循傳統模式雕刻的食品模具也正逐漸變少。圖1

工作室內擺放的半成品與成品。(黃怡惠/攝)

食器雕刻的契機

現年五十六歲的鄭永斌製作的模具占全台三分之一,其不乏郭元益、淡水三協成、彰化玉珍齋、台中一福堂、高雄舊振南等台灣糕餅名店。但在一開始他所學的並不是食器雕刻,十七歲時南下到郭文興師傅底下學習門花雕刻,雕木門上的淺浮雕,先在三義學會立體雕,又在大溪學做神桌、龍鳳椅等更複雜的雕刻技巧。不久後更加入建廟團,參與過東勢三山國王廟、彰化文武廟等建廟工程。此為陽雕,也就是浮雕。

當時是民國七十一年,台灣經濟起飛也正是產業外移之際,大老闆們把工廠移出台灣,當時經濟正好,大家過節送餅的氛圍濃厚,但市面上作模具雕刻的並非專業,是廟宇雕刻或佛像雕刻的師傅因應訂單的需求而做,他察覺到食品模具雕刻需求的商機,便下定決心轉換跑道。

粿模使用的手法是陰雕,又稱沉雕,將雕刻材質表面刻入形成凹陷,使文字或圖案凹於鉤邊下比材質平面要低的一種雕刻手法。與陽雕所使用的刀子器具雖一致,可手法卻大相徑庭,每一個新訂單都是考驗,鄭永斌說其中最輕鬆的是體積不大的中秋餅,靠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後慢慢鑽研和創新技術。他說:「我在手刻粿模可以說是最專業的,每一天眼睛睜開到睡覺都一直專注在食器雕刻,只要努力做一件事將時間拉長後就可以變得很專業。」圖2

工作檯上的半成品模具。(黃怡惠/攝)

對於工事的職人精神

在雕刻木頭之前需從買入原木,如楠木、香璋木、烏心石與進口木材等,再拉到木材廠剝料開始,有兩個鄰近工坊的倉庫分別存放成品及木料,將買回來的木料放在室內自然陰乾一年以上,為了避免木材內殘留水分,日後反潮變形,自然蔭乾是鄭永斌堅持的工序。再將木材放進工廠的備料區,套模、畫出成品形狀、再用線鋸把鋸成型。把粗料帶來工作室一樓加工、拋光,再拿到桌子上雕刻,完成的半成品再拿到後面的機器打磨。二樓櫃子上擺放著許多半成品與比較特殊的模具,既是收藏櫃也是小型倉庫。而雕刻粿模的工時可短可長,主要取決於客人要求的圖案精細程度。

二樓長桌上放著一塊刻著雙喜的糕餅,詢問之下發現是鄭永斌在逛市場時看見一位賣乾果的攤販順帶售賣的鳳梨酥,上頭的圖案正是前些日子才出貨給客戶的餅印圖案,為了紀念這個令人歡喜的巧合就買了回家。

談到傳承的問題,鄭永斌表示順其自然即可,如果市場有需求,那麼就會有人繼續做下去,且傳統技藝的保存單靠民間的力量極其有限,盼政府重視並給予力量介入。

圖3

塑膠或電腦機械雕製的粿印輪廓不深,所製作的榚餅線條花紋無法有稜有角,且不耐長期的敲打,純手工雕刻出的模具線條流暢且耐久保固。(黃怡惠/攝)

守護台灣本土行業

為了不讓此項傳統技藝失傳,鄭永斌開始到各地講課,包括鄰近台中的縣市國小,除了介紹自己收藏的古印和傳統雕刻藝術,還現場手作DIY體驗,將小朋友的創意直接化成模具,有校園中的昆蟲,有龜殼經過特殊進化的烏龜,還有翅膀經過國字化的蜻蜓。小朋友生動有趣的創意與傳統粿模藝術,不設限的擴展了餅模的無限可能。除此之外,他還推出了客製化服務,只要提供圖案和尺寸、粿模種類,大概十到十五個工作天即可完成。

談到對未來的抱負,鄭永斌表示此項技藝是養家糊口的經濟支柱,並沒有崇高的理想與傳承的壓力,投入行業時也並沒有被賦予太大使命,只因從小喜歡藝術,而現在也只是從事自己熱愛做的事情,至今仍不感到累與疲倦。正因為他如此堅毅的守著粿模的工藝,才能繼續保存獨屬台灣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