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編織出下寮的興衰

作者 : 發佈日期 : 2021-12-22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12-21 公告分類 : 影音新聞,最新文章,社區營造
【記者 楊蕙嬪、賴紜涓、柯思廷/台中採訪報導】

現在的台中梧棲區,街景可以看到有許多的大卡車、重劃地區、正在興建的高樓等等,很難想像以前那邊是一個漁村。時間回朔到於清朝乾隆五十年前後,開始有漢人移入開墾,在現在的頂寮開始在濱海沙丘捕魚曬網築寮,才有了網罟寮的舊稱。漁寮的發源地,從梧北路上慢慢發展出去,現在房屋過於老舊,已經沒有住人,但依然保留下來告訴著大家當初是從哪裡發跡。而英源漁具行就位在該條巷子後,民國五十年創立,創建的契機為看中當地當時捕撈漁獲得盛況,因而開始由捕魚業轉為漁具販賣的行業。

圖1

漁寮的第一個社區。(攝影/賴紜涓)

 

當我們走進漁具行看到不僅是許多尺寸不同的漁網,還有許多塑膠帆布,而在我們訪談的三個小時裡,沒有一位客人或是一電話來訂購漁網。林清圳先生感嘆的說:「現在這是夕陽產業了啦,我們賺得很少,所以沒什麼競爭。你如果要問技術,我教你沒關係,反正我不怕被人家學,我子女也不學。」提到以前祖父輩住在漁村,因為生計的需要開始編織漁網,而這一個技能是當時還不存在機器代工的時代,漁村小孩都會的基本技能。網路上寫說比較特別的織網方式,不是指他們自創編織方式,而是他們有能力可以去變換漁網的樣式,就像做衣服一樣。例如:較有特色的漁網——三層網。概念就似一個網袋,第一、第三層使用孔洞、長度一樣的網子,中間夾著一個孔洞較細並且尺寸更大的網子,讓魚游過去的時候會被網子套住。漸漸的進步到工廠出產半成品,再進行編織、加工,約民國五十年左右,變成全機器代工,在看需要裁減漁網的大小。而這一路上漁網的材料也從棉紗變成現在的尼龍、聚丙烯、聚乙烯等等塑膠材質複合組合而成。以前的棉紗遇水易腐需要定期使用薯榔或是蛋白保養,而薯榔是台灣以前的野生種,因為不具有經濟價值,所以以前人都不會種植,以前人都會將它用來染布或是保養漁網。而現在換成尼龍複合材質,魚網變得更輕,也不會吸水,唯一只怕紫外線,自然就不需保養。

圖2

英源漁具行老闆。(攝影/賴紜涓)

 

說到捕魚的方式,當地有幾個比較有名的捕魚方式:牽罟、阿不倒擰、放擰仔、搖鐘、閘罾、牽魚栽。這些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傳統捕魚方式,因為以前靠海,人民依賴海洋維生,所以將竹子綁成竹筏在每年冬至前後出海撒下用棉紗編成的漁網捕撈烏魚,因此才出現了代表當地的特色及特產,直到現在烏魚子一直是當地重要的經濟產物。不過因為海洋的污染、梧棲魚港的多次遷移及興建、都市變遷等等原因,讓以前純樸的漁寮,變成一個失去大海的漁村。

圖3

編織漁網過程。(攝影/賴紜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