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我們的時尚成了環境負擔 青年創業家郭芷菲這麼做

作者 : 林裕庭 發佈日期 : 2020-01-15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9-23 公告分類 : 生命故事,影音新聞,最新文章

【記者 廖彥竹、蔡宜靜/彰化採訪報導】

快時尚興起,打開衣櫥,掛滿一件件,連吊牌都還沒拆的衣服,滿足了人們的購物慾,但你知道嗎?除了造成資源的浪費,背後更隱含著環境汙染危機。

青年創業家郭芷菲,目前才就讀大學四年級,一年前成立了「念團隊」,向社會團體募集舊布以後,利用它們製作衣服或文創商品,理由是不這麼做,這些布料,恐怕會跟台灣7萬2000多公噸衣物一樣,走向被燒掉的命運⋯⋯

成衣快時尚 隱含環境汙染危機

快時尚,意味著消費者能在短時間內,用低廉的價格,購買便宜的服飾,但沒賣出去的衣服,如果沒被充分使用,除了浪費,也會造成環境負擔。

「念」團隊創辦人郭芷菲,是大學四年級學生,來自裁縫家庭,耳濡目染下,練就一身裁縫技術,她解釋,快時尚帶來石油跟用水量過大問題,一年前她發揮才能,成立「念團隊」,提供社會團體跟大專院校,裁縫課程服務,用舊布製作衣服或文創商品,希望能藉此減低環境負擔。

郭芷菲表示,在台灣每年有7萬2000多公噸衣物,因為不被使用而被燒毀,因此她在大學社團課程的裁縫課裡,讓學員們利用舊布製作衣服,減輕環經負擔。 社團成員劉瑞芸,很認同減輕環境負擔的理念,她說自己曾經在古著店上班,接觸了很多從舊布料改制的商品,很認同快時尚,會對環境帶來負擔。

1

老師正在教社員裁縫,左二黑裙者為「念團隊」創辦人郭芷菲。(攝影/蔡宜靜)

郭芷菲進一步解釋,社員具備充分裁縫技術後,預計會在大學成立工作室,社員能運用裁縫技術,將舊布料製作成商品,拿去市集販售。

1

原本沒用的舊布,經過社員們的巧手,化身為文創商品。(攝影/蔡宜靜)

另外,會有足夠經費添購器材,維持團隊營運,除了團隊成員有自行打工補貼外,一年前她和朋友申請教育部創業實戰計畫,獲得10萬塊補助,但這筆錢得來不易。

她說去年寒假剛放完,以及放暑假的前夕,都忙於辦理繁雜的手續,好順利申請到經費,「真的是開學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都在忙」。

可見,用創業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談何容易。創業這個光鮮亮麗的名詞,背後終究是不懈的努力,再進一步來說,透過郭芷菲的案例,證明了只要有心,年輕人什麼都能做。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