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金屬陶藝家林時植

作者 : 王靖雯 發佈日期 : 2024-03-04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1-04 公告分類 : 最新文章,文化創新

【記者 王靖雯/台中報導】

臺灣的陶藝發展源自於原住民的陶器製作,經過漢人移民的引進與傳承,以及日治時期的推廣與教育,形成了多元而豐富的風格與特色。臺灣陶藝不僅具有實用與美感的功能,也反映了臺灣的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臺灣陶藝家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地創新與突破,展現出無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為臺灣陶藝注入了新的生命與活力。

 

位於新竹市北區中華路三段大路旁的一間藝術空間是陶藝家林時植的工作室。他的作品將陶藝與金屬融合,創造出獨特的「金屬陶」,並以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表達對於環境、生命與未來的想像與探索。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外獲得許多獎項與典藏,也讓他成為文化部認證的「臺灣工藝之家」。

 

林時植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研究所,曾獲得文化部頒發「臺灣工藝之家」、新竹鐵道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等殊榮,並多次參與國內外的展覽與競賽,獲得許多獎項與肯定。林時植從小就對美術感興趣,小學三年級時就立志要成為一位畫家,然而,他的家庭從事鐵工廠,使他在金屬的環境下長大,每天放學後,他只能跟著父親在家做鐵工,因此對鐵工產生了排斥感。高職他選擇讀美工科,並學習了雕塑的技巧。退伍後,他又進修了化工。在2000年的產業外移浪潮中,他決定留在臺灣,實現自己的創作夢想。他將鐵工廠改建成陶藝工作室,並為自己設定了五年的時間為停損點,在這期間全力衝刺陶藝創作。他從未正式拜師學藝,而是自學並請教前輩,他說:「全臺灣的陶藝老師都是我的老師。」

 

創作靈感來自於他對宇宙的觀察與感受。他從小就有觀星的興趣,至今仍熱愛這項活動,一有空就會到山上看星星,和宇宙交流、對話,並從中獲得能量與體認,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為何而活、活著的意義與使命。「觀星」成為他創作的幕後推手,在和宇宙的接觸往來中,他找回自己的初心,這些想法提供他源源不絕的創作想法與靈感,這也是為什麼他創作至今從未面臨靈感枯竭的問題。

 

林時植的藝術風格
林時植的藝術風格常常以自然界的元素為主題。他善於將大自然中的美景和生態系統融入到他的作品中,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和諧的氛圍。除了自然主義,林時植也喜歡嘗試以抽象的方式表現他的想法和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具有豐富而深沉的情感,讓觀眾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

 

將陶土與金屬現成物結合,創造出「似陶非陶」的效果。他認為陶土是一種良好的創作媒材,但並非創作的所有,現代的陶藝早已不再侷限於生活陶藝,而是可以與其他媒材接軌,展現出更多的可能性。他利用自己從小跟著父親學習的鐵工技術,將陶土與金屬透過焊接技術融合,並加入電路板、舊螺絲、廢鐵等回收的廢棄物,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複合媒材陶藝作品。


林時植做陶藝使用的工具。(攝影/王靖雯)

 

林時植的作品可以分為幾個系列,每個系列都有其主題與特色。他早期的創作以觀星獲得的體悟為主,「找自己」系列便是一連串找尋自我本質、探索人生哲理的過程,利用「去臉化」、拉長人體結構等手法,呈現出現代社會的冷漠和功利。作品「人生旅程」用一條白色時間長廊串接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將點、線、面、時間完整呈現,並延伸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後期的創作則因成家開始注入生活、兒女等元素,「異域」系列利用獨創「金屬陶」技術,傳達自己生兒育女後,對於環境污染造成孩子身體狀況出問題的擔憂與諷刺,全系列的時空背景為地球暖化造成人類滅絕後的年代,經由林時植推演,呈現想像中未來年代海中生物與鋼筋水泥等人類殘留物共存的現象。其中「異域」作品有雙巨大的眼睛,幫助牠在黑暗的深海看得更清楚,以門牌號碼、瓦斯壓力錶映襯後人類時代海底生物之生存空間,反諷遭到人類破壞的環境。

林時植最新作品(攝影/王靖雯)

 

除了「異域」系列描述人類滅絕、環境污染黑暗面,他亦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創作了「家」系列,表達了他對家庭的珍惜與感恩,以及對社會的關懷與期待。他將家中的日常用品,如鍋碗瓢盆、鞋子、衣服等,與陶土與金屬結合,創造出富有生活氣息的作品,同時也寄寓了他對家人的愛與保護。

 

林時植的作品廣受國內外的肯定與讚賞,近期參與競賽的獲獎紀錄有:2021年參加「臺灣陶藝獎」,獲得「金屬陶」特別獎;2022年參加「國際陶藝雙年展」,獲得「創新獎」;2023年參加「亞洲陶藝節」,獲得「優秀獎」。

 

希望能夠透過他的作品,傳達他對宇宙、自然、生命、社會等議題的看法與關懷,引發人們的思考與對話。林時植說:「我不是為了賺錢而創作,我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聲而創作。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熱情與真誠。」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