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花壇橋頭八卦窯 古藝巧手傳磚香

作者 : 林恩楙 發佈日期 : 2022-05-1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05-19 公告分類 : 社區營造,最新文章

【記者 林恩楙/彰化報導】

花壇八卦窯的發展歷程

在臺灣窯業史上,半自動輪窯方式的「霍夫曼窯」(又稱八卦窯),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在大正年間自歐洲引入臺灣。當時規模最大的「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曾在全地各地設置諸多八卦窯,例如現為國定古蹟的高雄市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廠、以及臺北南港(在西元2001年遭拆除)、嘉義太保、恆春北門外(僅存半座)等地之八卦窯皆屬日治時期所建者,在臺灣戰後迄至民國50年代晚期,臺灣各地民間業者亦持續建了諸多的八卦窯,例如苗栗觀音、苗栗造橋、臺中大肚山、彰化花壇、車城往恆春路旁等地之八卦窯皆屬之。

日治時期花壇地區並未擁有八卦窯這類較為進步的燒窯技術。當時橋仔頭地區的窯業業者為尋求技術之改進,首先係由竹管仔窯改為目仔窯,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竹管窯的整窯式燒製作業過程已大大的提升產量,所以此類目仔窯廣為業界普遍使用,仍能在當地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因目仔窯這種一目一目隔絕而成的窯壁,吸熱面積太大,耗費燃料也相對的增加,磚窯業者發覺若不要有那麼多的隔絕窯壁又能連續循環燒窯作業,應更能符合燒窯磚的經濟效益,於是業者乃從外地引進較新式的圓窯。

圓窯,又稱饅頭窯,因形狀和饅頭相近而得名,為陶瓷窯爐的一種。圓窯不像目仔窯必須築在山坡上,而是建在平地上,其窯室做360度圓形的環燒,發展至此磚窯的型態已接近八卦窯的造型和功能。有了圓窯的使用經驗後,橋仔村製磚業者才投下高額的成本興建八卦窯,這座由臺灣人自建的花壇八卦窯從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啟用,使用期程長達二十幾年。隨著臺灣經濟成長的快速,十大建設等巨大工程陸續開始,建材的使用量大增,原有的八卦窯產磚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業者投資引進新穎且生產快速的「隧道窯」,此類八卦窯乃遭淘汰。目前花壇橋頭村僅存的八卦窯已沒有在運作,呈現閒置狀態,花壇橋頭村僅存的八卦窯,可作為花壇窯業發展史上的重要見證。

圖一

順達窯場的磚窯隧道,可以見證磚窯的進化歷程。(林恩楙/攝)

窯場的歷史與傳承

順達磚窯創立於西元1965年,歷經圓窯、八卦窯、自動隧道窯的紅磚生產階段,銷售遍及全台。在巔峰期有曾經一天出產二十八萬塊磚的紀錄,在西元1999年承辦文建會主辦的「橋頭村磚瓦產業振興活動」,首次接觸磚雕這塊領域,進而轉型成為觀光磚窯,可以進行參觀教學與磚雕創作,一路秉持著磚窯廠傳統產業的價值,推廣在地磚窯文化與紅磚故事,近年更投入紅磚商品開發,用傳統素材打造「磚」屬於每個人的紅磚記憶。

圖二

保留花壇的文化以及歷史的順達窯場。(林恩楙/攝)

橋頭社區早期以窯業聞名,在順達窯場內保留了當時產業工作的樣貌與相關設施,為了在風格上更加貼近要轉型成為產業工坊,採用了較為簡約的設計元素,並將木片、磚作為主要應用素材。

順達磚窯更是極少數選擇從傳統轉型變成文創觀光的磚頭工廠,也舉辦客製化的磚塊裝置藝術,並持續追求更加細緻的紅磚商品開發。像是紅磚盆栽、紅磚鑰匙圈、紅磚藝術景觀擺設等等。而順達窯業曾經通過2018年由彰化縣水保局舉辦的優質農村體驗品質評鑑;也在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榮獲第二屆彰化縣金牌農村競賽的優選,足以表現順達窯場對於在地文化的深耕是足夠且令人肯定的。

圖三

融合了在地文化並磚屬於你的特色禮品小舖。(林恩楙/攝)

打破眾人的既定印象

橋頭社區的曾安平先生表示,過去的順達工廠只是一座磚頭工廠,說實在沒人在意,但在建材逐步的更新,鋼筋水泥取代了磚頭後,許多磚頭工廠紛紛因為成本問題而相繼倒閉,但順達窯場沒有因此低頭,反而結合了在地的文化產業,開創了一條他們沒想過的道路,而令曾安平先生驚訝的是,從前他所認識的磚頭只能用來作為建材,而順達窯場開發出了許多新穎的商品,讓他大開眼界。而順達窯場同時也有導覽活動,只要預約就能體驗到在地的紅磚文化以及手做DIY課程,這些事是其他窯場做不到的,正因如此,順達窯場才脫穎而出,成為橋頭社區的標竿。

順達磚窯今後的發展

除了特色紅磚商品外,順達窯場也有導覽觀光的功能,可以成為國中小戶外教學的好去處,學生來磚窯,除了能認識古早的歷史及在地文化,還能培養美感。而假日觀光客來的時候,不但能增進橋頭社區的觀光產業,同時也能推廣紅磚,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紅磚,認識橋頭。

圖四

運用紅磚融合在地農業所鑄成的磚雕。(林恩楙/攝)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