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
弱勢長輩的老後生活,多半需要社會補助及社福單位的援助。(林玠汶/攝)
【作者/林玠汶】
你曾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是什麼模樣嗎?這個問題,在我當新聞記者的時候,想都沒想過,每天忙著絞盡腦汁尋找新聞題材,被獨家新聞的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上班十萬火急地趕新聞、跟時間賽跑,下班還是繼續焦慮思考獨家新聞在哪裡,哪有興致想到自己老了之後要做什麼,也從沒想過自己會和「老」這個字有關聯,總覺得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但時間飛逝,快得讓你看不見也抓不住,轉眼間,我已過了30大關,在32歲的時候,做了人生中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轉行」,人家都說轉行要趁年輕,32歲轉行似乎有些晚了,但也是來到弘道基金會上班後,才有機會接觸到「老」這個議題,也才驚覺原來自己距離「老」不是那麼的遙遠,每個人都應該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老後生活想要怎麼過,而不是毫無準備、措手不及地迎接「老」。
2025年台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到那個時候,每5個人就會有一人是65歲以上,每3.4個青壯年扶養1名長輩。根據衛福部統計,60歲以上的長輩,每人每年平均醫療費用約9.7萬元,大眾印象中的「老」,不外乎就是疾病、孤單、沒有解決事情的能力、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而弘道基金會服務的是獨居弱勢長輩,多半經濟上都有困難,必須靠社會補助過生活,多種疾病纏身,有些行動不便、必須倚賴助行器、輪椅甚至臥床。而我在接觸前想像的獨居老人,應該是未婚、沒有小孩,所以一個人生活,但來弘道後扭轉了我的印象,我發現大多長輩都是有結婚、也有子女,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到了年邁時,許多複雜的家庭因素,使得長輩只能自己獨自一人生活,或是和老伴兩人老老照顧,社工、志工、長照居服員反倒像是他們的子女,負責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什麼樣的老後生活才能安心又自在?兩年多來,我從訪視基金會服務的長輩中慢慢尋找答案,發現老後生活是千百種樣貌,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有些家庭因為要照顧有身心障的家人,生活很辛苦,有些長輩因家人沒有提供任何支持協助,老後生活孑然一身,食衣住行都有極大的困難,而在這麼多的樣貌中,我發現有部分長輩其實在年輕時,不論是家庭、工作都是很好的,甚至社會地位也很高,但老了之後,不僅獨居還是中低收入戶,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些長輩的人生都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我們曾經服務過一位阿嬤,年輕時讀的是醫學院,畢業後順利當上婦產科醫師,接生過上千位新生兒,因為對中醫的針灸特別有興趣,還飛到國外攻讀學位,回台灣後,甚至擁有自己的中醫診所,有空的時候還帶著團隊到處義診,這樣的人生勝利組,很難想像老了之後,卻變成我們口中的「弱勢長輩」。
當我第一次拜訪阿嬤,走進家門口,就被震懾住,不是因為房子有多舊多小,而是被巨大襲來的「孤單感」包圍,阿嬤就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播放的是不知名的戲劇,眼神空洞地直視前方,顯然沒有聚焦在電視播了什麼,我發現阿嬤只是習慣性的打開電視,讓聲音充斥在獨居的房子裡,感覺像是有人在跟她說話一般,雖然有電視的聲音,我卻更深刻感受到阿嬤的孤單,甚至覺得連阿嬤屋內的空氣都是寂寞的氣味…
阿嬤告訴我,雖然她當醫師,自己開中醫診所,看似風光,但她的丈夫幾乎沒有工作,還到處欠錢,原本在台北的房子都賣掉幫忙還債,就在十多年前,丈夫騎車遭撞身亡,阿嬤難過得哭了整整兩天,幾乎沒有睡覺,導致自己突然中風,中醫診所無法再繼續,只好搬到台中和小女兒一起生活,沒想到接著女兒罹患癌症過世,接連的打擊讓阿嬤差點站不起來,每天都關在家裡哭泣,不敢走出門,我問阿嬤為什麼?阿嬤說:「因為我很自卑,以前的我爬得太高,現在的我活的太低了」,這句話深深打到我,非常震撼。我這才知道,原來現在我們的生活再好、再舒適,都無法保證老後生活能維持一樣的水平,天災人禍意外是無法預防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誰都不知道,就像阿嬤也從沒想過,以前是醫生的她,老了之後只剩下孤單陪伴,還得靠中低入的補助和社福單位的幫助。
看了這麼多的長輩人生故事,我慢慢地開始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我希望自己老了之後能夠盡量讓身體保持健康,至少不用依賴別人,自主的生活,並且經濟上無虞,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看起來好像不難,但其實每個人都該提早準備,想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可以先從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還要定期健檢來著手,而經濟上則可以開始規劃財務,一定要有個人的積蓄,接下來還要培養自己喜歡的興趣,因為退休後,如果沒有好好安排生活,身體機能會退化得很快,老人據點或學堂都是很好的選擇,多元化的課程能讓你「活到老、學到老」,並持續社會參與、擴大交友圈,讓自己的生活不因「老」而侷限。
對我來說,老年生活能放下責任與賺錢的壓力,想旅行就去旅行、喜歡逛街就去逛街,開心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放寬心的生活,是多麼難能可貴及幸福的事,每個人都會老,為「老」提早做準備,如何在「金錢」、「時間」、「體力」三者間,取得符合現實的平衡,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