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山頂海風 紅土的故鄉

作者 : 楊岳林 發佈日期 : 2022-10-19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10-19 公告分類 : 社區營造,最新文章

【記者 楊岳林/台中清水報導】

關於海風社區

臺中市清水區的海風社區由海風里和舊莊兩聚落組成,位於大肚台地最北端,季節風時風力甚強,因而得名。由於大肚山紅土壤的淋洗作用旺盛、滲水性不佳,海風里社區居民大多種植耐旱的蘿蔔、甘藷維生。由於近年來少子化、鄉鎮產業外移的因素,青壯年人口逐漸移往都市發展,現今社區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顯示出社區對於老人照護方面的課題也日趨重要,往年海風里主要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直至106年底停辦,才改由海風社區發展協會接手。協會於民國83年4月創立,現由海風里長黃堉睿擔任協會理事長。藉由海風里社區活動中心成為協會替居民服務的重要管道,同時這裡也是親子公園,吸引社區居民前來放鬆也能促進里民之間的交流。

圖1

海風里社區活動中心外觀。(攝影/楊岳林)

 

山頂海風

而海風里社區活動中心還有另一個稱號「山頂海風」,身為社區中心兼臉書粉專負責人的黃羿菱表示:「山頂海風主要由海風社區發展協會主導,自2013年創辦臉書山頂海風就有陸續上傳關於海風里的大小事物,為了因應衛生局的要求,於是在2019年另設粉專『山頂海風活動據點』來增強社區曝光度。」協會積極辦理短期階段性課程計畫「長春快樂共學堂」,主要提供給關懷據點的65歲以上的長輩們,例如:綠色飲食學習計畫,邀請青年主廚陳壯銘擔任講師,從產地食材到端上餐桌,教長輩們透過健康簡單的方式烹調紅土在地美食,提供不一樣的味覺饗宴。另外,還有植物染的課程,邀請多年專研植物染的林瓊姿老師,不藏私的傳授秘訣給長輩們,從生活當中隨處可得的蔬菜水果製成染料,變化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圖2

據點和海樂思生活工作室合作於每週四開設手作課程。(攝影/楊岳林)

 

社區變遷面臨的問題

每次課程活動開始之前,據點都會貼心的替長輩們量血壓脈搏,定期作追蹤記錄。前陣子受到疫情的影響,據點很多活動被迫停辦,針對關懷長輩這方面有無措施黃羿菱說道:「很多社區都已漸漸採取線上的方式,但因為海風社區的長輩普遍有手機的很少,主要還是以採取電話問訪進行關懷,即使遇到種種因素導致沒辦法每天打電話,但至少每週都會有一次的電話問案。」而海風社區相對於都市來說醫療資源較為匱乏,離臨近的醫院又有段距離,高齡長輩如果行動不便需要就醫或是想參與社區活動的情況下,必要時據點負責人黃羿菱會開著據點的專車去協助長輩們,給予關懷照護。據點除了辦理長者課程外,社區內大多都是高齡和幼年人口居多,學習方面也不容忽視,黃羿菱提到:「目前社區承接水土保持局的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青銀共學將會是這個計畫案明年的目標,主要希望透過共學能讓長者和子女有多一點相處時間,讓長者不孤單,課程的部份原則上會以外聘專業講師為主,今年度配合的講師是職能治療師,明年度的講師還不確定。」青銀共學透過銀髮族的閱歷再加上青年朋友們的創意,想必能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對於長期有在接觸關懷據點活動的陳梓嫻女士說:「比起待在家裡,來這邊的話還可以認識新朋友,每次課程結束的成品都會放在活動中心佈置,雖然要花心思製作,但收穫良多。我們還有自己的菜園,從摘種到收成都自己來,非常有成就感。」協會對於社區高齡長者們提供學習、照顧的同時也能促進身心健康,提升生活品質,透過課程活動看見長輩們動手製作活到老學到老,熱情不減的生活態度。

圖3

山頂海風據點的高架菜園。(攝影/楊岳林)

 

社區營造推動

協會關懷社區長輩的同時也自2011年起每年舉辦拔蘿蔔活動,透過山頂海風網路報名,還結合挖地瓜及攀樹等親子農村體驗,不僅讓外地的人也能了解大肚山當地特產,感受下田收成的樂趣。但因疫情影響活動人數有減少的趨向。而今年又剛好恰逢選舉年,以往在年底的拔蘿蔔活動因此取消,明年預計重新規劃活動,讓海風社區的特色延綿下去。

圖4

拔蘿蔔活動吸引不少人前來共襄盛舉。(圖片取自山頂海風臉書)

 

舉辦主題活動提高了地方產業經濟與社區能見度,另一方面協會也輔導農民發展食品加工、休閒農業以及整合地方特色產業資源,建立在地品牌並融入故事性與文化創意,如:「菜脯埕」地方的品牌精緻化和商業化,經過不斷的改良,將傳承三代的好味道以及耐人尋味的故事得以被保留下來,不僅激發農民對產業創新的想法,海風里不再只是農村裡的一個普通社區,活動成功的推動也吸引不少外地遊客來農村觀光體驗,同時帶動了地方發展也凝聚居民參與社區營造的共識,讓大家看見更多不一樣的海風里。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