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異國鄉味,香港姊妹在台經營餐廳

作者 : 發佈日期 : 2021-05-19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09-27 公告分類 : 生命故事,最新文章

【記者 陳澤睿/台中報導】
在台中沙鹿區的北勢東路上,一家叫做A cup of tea的港式餐廳在此開張。從原先只售賣港式飲品小小店面,到現在也開始售賣一些常見的港式餐點。在店中忙碌著的老闆娘們,是一對來自香港的姐妹。她們用食物訴說著從香港移居來台的移民故事。

1 
售賣飲品的小小門店,裝載這店主的香港成長滋味。(攝影/陳澤睿)

遠赴臺灣,姐妹團聚
本次採訪到的是姐姐劉小姐,和妹妹不同,她是前兩年和先生結婚才來到的台灣,說來有點不可思議,姊姊和她先生是在網路交友平臺認識的,也持續在網路上交流了很長時間才定下決心嫁到台灣。妹妹就不同了,她嫁來台灣已經有十二三年了,漫長的時間已經把她轉變成一個道地的台灣人。
談到剛來臺灣,其實語言上對劉小姐而言還是有一些困難,中文的部分因為之前在高中的學習和日常用中文與先生的交流,對她不算是個問題,但對於台語,劉小姐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她談到一個有趣的例子,之前有一個老人家來店裡想要買無糖的飲品,但無糖卻是用台語說bô thn̂g(台語發音),她聽了半天沒有聽懂。只能把音念給妹妹聽,讓妹妹來進行翻譯。
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方面的情況,像臺灣說的「護貝」,香港卻是稱之為過塑。劉小姐費盡心思,卻沒法向店員介紹清什麼是過塑。後來她是看見桌上有一份別人過塑好的檔,靠著肢體語言,才讓店員理解,原來她要的是「護貝」。

2

劉小姐拿手飲料是香港鴛鴦奶茶和絲襪奶茶。(攝影/陳澤睿)

用心經營,打造地道香港餐廳
在台灣待了這麼長時間,劉小姐也品嘗過很多港式飲品店、吃過很多港式餐廳,卻沒找到她心中一家道地的味道。去年七月,疫情稍稍穩定下來,閒不住的劉小姐就和妹妹商量,共同在沙田路開設了她們的第一家港式飲品店「A cup of tea」,後來生意日漸紅火,加上顧客的內用需求,於是她們擇址擴充店面,變成了這家新的,有內用區域的沙鹿店。
 3

擴大後的新門店。(攝影陳澤睿)
為了追求家鄉的原味,店內用的茶類,西多士的糖膠,都是直接從香港運過來的,醃製鹹檸七的檸檬,則是全部採用美國進口黃檸檬,劉小姐說道:「寧願製作成本高一些,也要為顧客帶來地道的香港風味。」
 3

用獨特手法醃製的美國進口檸檬。(攝影/陳澤睿)
能順利把店開出來也得益於劉小姐在香港的工作經驗,她分享到,她十五歲還在讀書的時候,就有到餐飲業當工讀生的經驗。高中畢業後,進入了日式和韓式餐廳工作,努力了一兩年,成為了連鎖店的管理層。
因為香港地少人稠,餐廳競爭激烈,為了節約成本,劉小姐雖是管理層,卻也要親手去打點早上的擺桌和晚上的收拾。每天營業結束後,還要在電腦前盤點每天的營業額,食物的進出量,也還要安排同事的排班,幾乎都要從早上九點忙到晚上十二點,這些寶貴的經驗也促成了「A cup of tea」的誕生。
談到未來的打算,劉小姐也有一點自己的小小野心,她說:「等多賺點錢,想請人來顧沙鹿這家店,然後再去開分店,做成連鎖餐廳。」

政策傾斜,港人移居台灣
這一兩年香港居民移民台灣的意願增加不少,目前港人移民台灣有投資移民、創業移民、技術移民、升學移民、結婚移民這五種形式,她就是通過結婚移民的形式來到台灣。這一方法是目前港人移民台灣最便捷的方式,劉小姐當初辦理手續的時候,只需要在香港開具無犯罪紀錄的良民證和無結婚紀錄證明書(也就是單身證)即可來台灣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拿到居留證,若有生育小孩,約一年即可完成移民,即使無小孩最遲三年也能拿到身份證。
一些向她諮詢移民的香港朋友更多是拖家帶口的,這一類家庭多是以投資的方式進行移民,這就需要去滿足600萬台幣以上的資金、營運滿3年、每年僱用2人以上臺灣員工等要求,條件較為繁瑣。
也有一些年輕的朋友,會選擇創業或者技術移民的方式前往台灣。在臺灣經濟部的中小企業處,對於這些擁有創業家簽證或是就業金卡的20歲至45歲的新住民青年有提供200萬至1200萬台幣不等的低息貸款,這會大大減輕這些年輕的移民者在經濟上的壓力。
其實劉小姐也有申請貸款的資格,但她覺得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用自己的錢不會有壓力,也不用額外付出貸款的利息。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