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隱身都市的石板藝術工作坊 原住民文化推手

作者 : 發佈日期 : 2021-11-17 最後更新日期 : 2021-11-23 公告分類 : 文化創新,最新文章

【記者 高述培/台中報導】

近年來,隨著原住民文化保存概念逐年上漲,具文化意識的原住民藝術創作者也不斷地進行創作,他們融合自身的文化背景,產出一件件來自屬於個體意念的作品。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藝術創作者也須擁有一個平台讓自己的創作能擴及到不管是相同背景的族群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進而能互相交流與學習。在台中西區就有一個空間「格瑪洛工坊」,原先是一家烘焙坊,因緣際會之下,慢慢轉型為原住民公共政策研究社與工作坊,同時也是以民族風石板藝術為主、為對外傳遞原住民文化的一個平台。

圖一

石板藝術教學為目前格瑪洛工坊推動文化主要的方向。(攝影/高述培)

以泰雅族語收割之意 挖掘更多尚未啟蒙的族人

格瑪洛工坊前身為格瑪洛烘焙坊。以「格瑪洛」作為店名的原由是來自於擁有二分之一血統的林麗娟老師,以泰雅族語具有挖掘意涵的K’moloh來命名,也是一個出發點。在這之前,身處在眷村文化的她,未曾對自己另一個身份多做思考。但與排灣族羅春芳老師有一面之緣,閒聊之後延伸出她的族群意識與文化啟蒙。原先她只是在原住民論壇中提供茶點,討論過程中提及的內容讓林麗娟深感興趣,加入討論後她流淌在體內的原住民血液卻意外地竄動著。

在論壇感受到強烈的衝擊,林麗娟笑稱說像是受祖靈的感召。在這之前,她不曾接觸過的原住民文化,從那時開始積極參與當時原民會所創辦的種子課程,培育並拓展原住民意識的一個管道,不僅僅補足前半生未曾踏足過的知識領域,更是奠定了她想要幫助屬於人數弱勢的原住民族群。圖二

除了石板藝術,繪畫也能傳遞當代原民藝術的重要訊息。(攝影/高述培)

信念轉為志業 壯大文化的重要推手

「我承認我們的人口數在主流之下為弱勢,但我卻不承認我們的藝術文化落後於主流之末。我們創辦這個平台的目的是為了將僅僅2成的原住民人口以及產出的文化作品,推廣至9成的群體社會中。」林麗娟說道。她也將這份信念轉為一項志業,作為他支撐她推動原住民文化的理念。

在林麗娟恢復原住民身分之後,恰巧身為軍人的丈夫張毓國即將退休,夫妻二人開始思考退休後的規劃。詳談後,兩人同時理出對推廣原住民文化都有著極大的熱情以及興趣,配合張毓國從政戰美術系習得的藝術專長,開始把慢慢地將烘焙坊的事業轉向,投入在融合原住民圖騰的石板創作與推廣,將文化詮釋在自然界所孕育的自然底蘊:石板上。

而在這過程中,透過走訪原鄉、開設課程以及深入學校教學課程,「文化即為生活」,讓不管是擁有原住民血統或是非原住民的朋友,從中獲得兩位老師想將文化的世界觀拓展至生活角落的使命感。對於兩位的理念來說,學生投入藝術創作並收集自己的文化加以勾勒的同時,回歸母體文化的重要性也必然存在,不能把與部落的連結斷開,才能生生不息的延續文化精神。而在不斷的口耳相傳下,兩人成為壯大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推手。

但在推廣文化的過程,過去曾擔任台中市公共政策研究社理事長的林麗娟,對公部門的行事步調有點不適應,相對地投入在原住民產業的產值不盡理想。反觀目前工作坊的營運過程中,所收穫的心靈回饋相較於投入民間組織的過程中,反而更能提升自己的使命感。

圖三

透過石板,讓更多人能從更原始風貌了解原民文化。(攝影/高述培)

回歸社會思潮 青年的身份認同與返鄉的歸屬感

目前為止,原住民藝術創作的作品在近幾年相對成長許多,林麗娟比較過去至現在的作品,認為現代創作者的藝術創作理念較有回歸自我的意識,身份認同與族情意念往往是成長在都市的原住民對的一個生命課題。老師提及某個作品中繪畫出的是一名男性,穿著西裝、束起領帶,而頭上卻掛著了原住民頭飾,象徵著身處都市的原住民族人對於自己的歸屬感究竟要從何探究,而反觀到目前的返鄉意識高漲,回歸到母體文化的原生地同時,可以思考自己究竟如何著手才能將自身的理念帶回至原鄉。

林麗娟說,重回原鄉的人們可以將這份理想回溯至傳統,透過代代相傳的歷史痕跡與前人所遺留的史料,返鄉青年在接受到母體文化的感染時,自然而然地也能從中擦出火花,進一步地找回自己的感觸,從中挖取回鄉的思考路徑,並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加以聆聽,從中賦予自我定義的一個挑戰。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