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高美濕地旁露營 散步潮間帶 看夕陽

作者 : 林沂霈 發佈日期 : 2022-12-2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2-12-27 公告分類 : 文化創新,最新文章

【記者 林沂霈/台中市報導】

擁有最美夕陽之稱的高美濕地,前身為高美海水浴場,隨中台中港的啟用,高美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遊客大幅減少,最後便宣布關閉,因為泥沙的堆積且擁有臺灣目前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形成了乾溼相間伴有植物生長的環境,造就了今日生態豐富的高美濕地,有富饒的甲殼類生物、鳥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棲息在此,可說是個全天候開放的生態博物館。

圖1

高美濕地旅客服務中心空拍圖,中間圓形與右邊部分為目前夕陽漫漫的露營區。(圖片取自臺中觀光旅遊網–臺中市政府)

高美濕地遊客中心前的圓形空間為政府都市計畫的公園用地,能夠合法申請為露營場地,旅宿業者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於遊客中心前的廣場搭建露營區,業者希望透過露營場的進駐能讓遊客增加停留高美濕地的時間,不只是看看夕陽、吃著小吃、騎騎腳踏車就離開了,還能夠讓遊客體驗高美濕地晚間的生態。

2022年10月初「蟬說:夕陽漫漫」露營區開始正式營運,以波西米亞風為主題,獨特的蓮花型為帳篷設計,營區共有27頂帳篷,分為三個區域:螃蟹區、海螺區、白鷺區。禪說公關林俞均說:「因應濕地氣候比較特別的是露營區的外圍有做防風網,除了能夠區隔內外空間,還能阻擋過於強勁的東北季風,且防風網底層沒有封死於地面,夜間來到陸面上生產的陸蟹也能照常行走,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另外,也在帳篷外的每個角落加撐立柱固定,不會讓狂風影響區域內的活動與帳篷穩定;最後是營區的夜間點燈,以黃光及低瓦數為主,避免影響夜間鳥類動物的棲息。」

圖2

露營區的小門,能剛好看到三個露營區域,樹叢旁的咖啡色布料為防風網。(攝影/林沂霈)

為了響應濕地獨特的自然環境,透過住宿體驗推廣濕地生態保育,晚餐時間後八點到九點有為期一小時的生態導覽活動能夠自由參加,業者與高美濕地地方協會「小鷺工作坊」合作,讓遊客跟著生態老師,藉由親身帶陸蟹媽媽過馬路,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活動區域為遊客中心後門開始,最後再繞回遊客中心正門,導覽期間也不另外點燈,盡量減少對濕地動物的影響,生態導覽會依據不同季節的生態特性與氣候做活動上的調整,不同季節能參與到不同的生態活動。

在飲食方面上,營區提供一泊三食,晚餐時間會準備關於臺灣濕地文化創意料理,以潮間帶、候鳥、濱海植物的意象來融入菜色,同時採用濕地特色食材馬齒莧、番杏、鹽碇、赤嘴,讓遊客除了透過視覺享受濕地之美,也透過味覺、觸覺了解濕地的文化、特色,林俞均也提到:「營區有提供一泊三食所以並不開放讓客人烤肉,因此也相對減少了炭與其他垃圾的汙染。」

圖3

營區內的帳篷,旁邊加撐立柱穩定,太陽下山時在這裡就能看到夕陽美景。(攝影/林沂霈)

訪問到了一位住在高雄的王先生,他說他是聽到台中朋友分享營區的消息很感興趣,於是在假日期間帶著一家人來露營,其中小兒子年約六歲,熱情地和我們分享前一天晚上在生態導覽所看到的螃蟹,王先生說:「原本兒子不太喜歡戶外活動,只喜歡在家裡看卡通節目,這次出遊後兒子也覺得戶外活動是有趣的,也能藉此讓他了解關於生態的知識,簡直是一舉兩得。」還有一位正在露營區內開心拍照的吳小姐說:「平常心情不好時就會來高美濕地走走看夕陽,這次入住能看到清晨的濕地景象,與平常晚上來看夕陽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夕陽漫漫」為臺灣第一個於濕地旁搭建的露營區,身在海邊的露營區營運上需要考量到不同的生態與季節氣候特性,特別是冬季時容易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業者也跟著調整做出相對應的政策,林俞均說:「當瞬間陣風達十級或是雨量達到一定標準時會與遊客溝通延期或是於其他館別入住。」而海邊的強風帶有鹽份使營區電子設備較容易生鏽受損,需要時常更換。露營區盥洗設備沿用遊客中心原有設備與汙水處理器,無另外設置,衍生出來的垃圾則由委外的業者每周固定三次清運,減少對於保育區生態的影響。

濕地露營區的出現,讓遊客來到這裡能夠放下手機走進大自然,提供能夠體驗濕地的夜間生態的機會,讓原本漸漸被忽視的生態能因為觀光而被注意到,進而復甦台灣的生態,維護我們的大自然;不過,外來遊客的增加是否會造成排放廢水達到上限,過多的人潮會不會對濕地生物造成另一種傷害,市府與業者需要祭出相對應的政策且如期進行與監督,才能使生態保育與觀光效益雙贏。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