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鬣蜥威脅本土生態 行動者呼籲全民重視
【記者 李梓寧、呂俐葦/台中 報導】
綠鬣蜥入侵:平衡倫理與環境的艱難抉擇
外來種綠鬣蜥入侵台灣,對生態系統和農業造成嚴重威脅。如何在移除牠們的同時,平衡倫理與環境保護的考量,成為行動者和社會的共同挑戰。由於氣候適宜、天敵稀少,綠鬣蜥的繁殖迅速,牠們不僅啃食植被和農作物,還影響到本土物種的生存與台灣的生態平衡。
移除的動機與初心
來自J爸的團隊一名成員提到,移除綠鬣蜥的行動並非單純的清除生命,而是為了守護台灣的本土生態。他們希望民眾能理解這些行動的背後動機。「包含我們自己也有孩子,都會和孩子說明,為什麼需要去進行移除的動作,這些外來種的存在雖然有生命的價值,但如果我們不控制牠們的數量,最終受害的是整個環境。」成員說明。
從農地到網路的行動者
YouTube J爸是團隊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因繼承家中的農地而首次接觸到綠鬣蜥的問題。「研究台灣南部農業發展問題時,發現到外來種對農民的影響。」J爸憑藉自己在YouTube上的流量,積極推廣外來種議題。他希望更多人了解綠鬣蜥入侵對生態和農業的影響,進而喚起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重視。
然而,這條道路充滿挑戰。他談到一項具爭議性的問題:「如果今天農地有鼠害、綠鬣蜥......等危害,然而移除綠鬣蜥卻需要證照,這讓我們的行動效率大打折扣。」除了法規限制,J爸也面臨資金與人力的不足。他坦言,儘管現在已經透過政府標案合作,執行綠鬣蜥的移除行動,但經費與執行動能依然是阻礙行動規模化的重要因素。此外,他們的行動也曾受到網路酸民的抨擊,但J爸堅信:「再多的困難,也無法改變我們在做正確事情的信念。」
農業的心酸與外來種的教訓
在行動的過程中,團隊深入農田,與受綠鬣蜥侵害的農民交流。影片中,一段農地被啃食殆盡的畫面觸目驚心。團隊成員表示:「每次到農地聽農民講述損失,我們內心都很心酸。這不僅是農作物的損失,更是農民辛勤努力的化為烏有。」
面對外來種問題,團隊呼籲民眾要對飼養寵物負起責任。他們強調,不要因一時興趣購買異國動物,更不要隨意棄養,因為這些行為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生態危機。綠鬣蜥的入侵問題,就是過去非法棄養累積的結果。
呼籲社會關注,守護永續未來
綠鬣蜥的問題不僅僅是一種物種的入侵,更是台灣在面對生態挑戰時的縮影。牠們的啃食行為破壞了植被,影響本地生態系統的平衡,也讓農民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行動者的努力顯示了民間參與環境保護的力量,但也提醒我們,解決外來種問題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支持與制度完善。
記者結語:「每一個生態危機的背後,都有我們人類行為的影子。綠鬣蜥的故事,不僅提醒我們外來種的危害,也要求我們對生態負起更大的責任。」唯有從源頭杜絕外來種的入侵,並加強公民教育,台灣才能真正走向永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