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永續環境

【記者 曹貽翔、陳家珣/台中報導】

循環農業一直是世界的潮流,藉由將農業廢棄物的營養成分轉化為可循環再利用的物質,減少了農業資源的浪費,還將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概念導入農業生產模式中,將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形成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
【記者  魏偲旂、王建智  /  台中報導】
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高樓大廈和玻璃幕牆的普及,使得「窗殺鳥」現象日益嚴重。台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但每年卻有數以萬計的鳥類因撞擊玻璃窗而喪生,這對生態系統造成了潛在的威脅。台灣猛禽研究會救...
ImgDesc
 

 

【記者 魏偲旂、王建智/台中報導】
隨著土地開發的腳步加快,臺灣特有種石虎的棲地不斷縮減,生存面臨嚴峻挑戰。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珍貴生命,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和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攜手石虎保育協會推廣友善石虎農...

ImgDesc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苗栗報導】

日常生活中,不浪費紙張是絕大多數人都聽過的話語,但紙張作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製造過程中又會耗費多少棵樹材呢?

ImgDesc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台中報導】

來自彰化的玩具基地,不僅回收來自四面八方被遺棄的舊玩具,通過翻修與再造,讓這些舊玩具煥發新生。

ImgDesc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彰化報導】

「產房」二字,在人們心中應該會聯想到婦產科、嬰兒、新生命。但彰化員林的某一處靜謐的小道旁,一間樸素帶有紋理的老屋,卻以「產房」為名,利用循環再造的方式,創造出具有五顏六色的新生命。

ImgDesc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 / 台中報導】

現今的環保意識比以往都來的更好,不僅落實在各社區裡,家家戶戶的居民也都會一同維護環境及做好垃圾分類。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 / 台中報導】
五六零年代,還是家家戶戶都需要林木業提供木炭才能生火的時代,因為瓦斯的出現,加上政府提倡不能隨意砍法樹木之規定,讓從事林木業者進入了衰退期。眾人都知道種樹能減緩溫室效應,但如果在養護過程中出現不適當的發酵或是錯誤的照護方式,依然會使空氣產出大量的PM2.5。而來自新竹湖口的陳偉誠,在父親抉擇木炭工業是否還能做下去時,他主動接手父親的家業,並且去做產業轉型,讓這產業沒有就此沒落,就是如今所看到的木酢達人。

ImgDesc

【記者 黃郁茗、蔡謦璘/彰化報導】

田野勤學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創辦人陳光鏡先生自2015年創立田野勤學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永續農業,以培育大豆為事業核心,並堅守友善耕作的理念,努力推廣食農教育,期許能夠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大豆的益處與...

ImgDesc

【記者 劉心懿、朱玄璋 / 台中報導】

人們在煮飯前都會提前先把料備好,把蔬菜與水果整理後,總是直接把葉菜果皮丟進垃圾桶或是統一裝進塑膠袋裡之後交給垃圾車處理。殊不知這些濕垃圾(廚餘)會對日後造成環境傷害。大眾普遍還是認為廚餘這個東西交給垃圾焚化爐處理,或是拿去餵食豬圈是理所當然,然而焚化廠大量燃燒會產出極多的PM2.5,對環境及空氣都存在著危險;而餵養豬吃廚餘向來都是教育傳給學生的知識,但事實並非正確,因為在廚餘加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孳生細菌、微生物、朊毒體,進而衍生口蹄疫、豬瘟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