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以循環農業 帶來健康的雞蛋

作者 : 黃凱軒 發佈日期 : 2025-01-28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2-24 公告分類 : 最新文章,永續環境

【記者 黃凱軒/台中報道 】

台灣於2021年通過《食農教育法》,這標誌著社會對食農教育的重視。政府透過設立教學資源平台和舉辦相關活動,鼓勵全民參與,提升整體素養。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為了實踐食農教育的知識和概念,鄒議慷成立以放牧形式運作的友善生態農場。

 

鄒議慷本身是一位生態教育的導師,帶領學生接觸和探索大自然生態,教導他們環境保育和生態知識的同時,思考到當人為的經濟行為跟生態衝突的時候會情況會變成怎樣,又該怎麼從中尋求的一個平衡,因而有了將生態教育跟食農教育結合,建立友善生態的農業的想法。因此鄒議慷在2018年與妻子創立了Hi natural友善生態農場,以放牧的形式飼養雞隻,希望能產出健康的雞蛋。

圖1

鄒議慷的生態農場以放牧方式飼養蛋雞。(攝影/黃凱軒)

 

以放牧蛋展現友善的生態循環

鄒議慷認為農業的發展不一定需要犧牲環境或是野生動物,希望由這個主題中引導大眾思考在從事人為經濟活動底下,依然能可以更友善對待野生動物和環境。鄒議慷認為:「當然不是說一定要來我們這邊築巢,繁衍才叫做友善,就是最起碼他們能夠平安的來,平安的離開,不會可能受到一些我們人為措施導致牠們可能被黏鼠板黏到,或是可能不小心吃到什麼會害他們死亡的東西。」

圖2

在農場中的散步的放牧雞。(攝影/黃凱軒)

 

鄒議慷提及當初以放牧蛋的主要概念是希望將其當作成一個濃縮的生態系,放牧除了希望雞隻不需被關在籠中,在放牧、放牧蛋的過程當中,除了考量生態,同時會考量到農業中裡面一些所謂的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害蟲綜合防治管理)雞隻在放牧場中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一些害蟲的族群,同時可以幫忙除草或是雞隻糞便能幫牧場內的農作物施肥,所以鄒議慷希望說藉此將其變成是一個生態循環。

圖3

Hi Natural準備配送的放牧蛋。(圖片來源:Hi natural放牧蛋 友善生態農場 FB專頁)

 

鄒議慷表示,放牧就是一個他們講解循環農業的一個表達的方式,希望以比較軟性的方式把一個生態教育跟那個生態循環上面概念透過雞蛋傳達給大眾。在農業生產上大眾經常聽到一個概念叫碳足跡,但鄒議慷認為真到向大眾講解時會略為抽象,所以才會以放牧蛋作為一個教材,「我們換個講法就是你生產一顆蛋到底對於環境的負擔有多少,你今天為了運送飼料,為了要預防雞的生病所投的藥或是為了要生產雞蛋,你可能會耗費電力、耗費其他這些東西,這其實是所謂的環境負擔。」,並希望利用放牧的關係、循環農業的概念,以及生態保育的概念加進去之後,所生產出的這顆蛋是對環境負擔很低,同時它擁有生態價值。

 

以環境友善的方法  降底自由的放牧雞的危機

在平常作業上放牧與傳統農場有很大程度的差別,放牧雞因為密度相對低,因此疾病發生率上相對不是主要問題,「因為它是一個放牧的狀況,我們營造友善生態的環境,所以野生動物會過來,野生動物過來的話勢必會有一些損失,可是怎麼樣讓那個損失降到最低?今天偶爾可能來一隻食蟹獴吃一隻雞,我覺得也沒有關係,因為那就是生態上的價值,可是怎麼樣讓它不要習慣到說我每次都來你這邊吃雞。」鄒議慷坦言這在農業生產上是一種損失,所以兩者最大的差別,除了以品質為重以外,就是器材上主要以預防為主,就是怎樣讓雞隻安全存活,然後比較容易管理。

 

提到雞隻被野生動物狩獵,鄒議慷把每隻雞隻的死狀和原因都做記錄,然後再做預防措施,但鄒議慷坦言也只能用一些設施做簡單的物理隔絕。「我們就是從這些死狀去判斷說可能這陣子老鷹的侵入比較多,那我們可能人要多在場域裡面有走動這樣子。如果說是一些哺乳動物,那可能就是我們自己養的狗要多讓牠們到處跑一下,因為狗活動的時候會有味道,可能習慣到處尿尿有味道之後野生動物會稍微警戒一點,比較不願意過來。」,採取比較友善的生態方式,就是不把牠們殺死,盡量讓牠們不方便進來以減少損失。

圖4

被哺乳類動物獵殺的放牧雞。(圖片來源:Hi natural放牧蛋 友善生態農場 FB專頁)

 

另外,鄒議慷提及放牧上最大一個差別或是缺點就是,雞隻會「亂生」。雖然會教導雞隻在困定地方生蛋,可是偶爾還是會跑去其他地方生蛋,有時候還會找不回來。如果今天在某處發現一整窩的雞蛋並不會販售,因為那個並沒法得知生了多久。可是,若果今天這一窩被發現之後把雞蛋全部清掉,從隔天開始又有繼續生了,那就知道那是新鮮可食用的。而且,淋過水的都不能用,雞蛋保鮮也會受到影響。鄒議慷表示比較困難的點,放牧等於讓雞回復到接近它的天性和野性,這種情況下要怎樣讓它們能夠控制在合乎一定經濟模式的產蛋量,這有點難度。

 

農民是人類生產的第一線守護者

圖5

在農場中等待長大的小小雞。(圖片來源:Hi natural放牧蛋 友善生態農場 FB專頁)

 

糧食生產如此重要,可是有時候大眾都不願意站出來為農業盡一分力,甚至存在認為農家都是那些沒有知識沒有專門技長所做的偏見。鄒議慷說:「如果你真正尊重農民是哪一天你小孩子跟你說我要去當農夫你也贊成的時候,那才叫做真正尊重農民,不然都是大家講好聽的話這樣子這只是我第一個想法就覺得說打破那個美好世界吧,這也許是對未來最重要的事情。」

瀏覽數: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