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遊戲傳遞臺灣妖怪故事
【記者 莊詠捷、莊珮妤/台中報導】
HE/B.E. Studio,是由一對夫妻所組成的遊戲製作組,兩人對於台灣妖怪的故事十分有興趣,平時也會研究許多相關資料,於是為了讓更多人接觸到台灣妖怪文化,兩人決定製作一款遊戲,不只考量到實踐效益,也能讓更多人以輕鬆的方式接觸到自身心中的念想。
工作室logo與其原創角色圖。 ( 攝影/ 莊詠捷 )
遊戲是以女主角(玩家本身)與台灣本土妖怪進行戀愛為主打的一款遊戲,做為乙女遊戲,「妖怪不懂談戀愛」是以視覺小說的方式呈現,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有三項選項可以選擇,而玩家所選擇的選項不只會影響到不同可攻略角色的好感度,還會影響到後續的劇情發展。
其中四位可攻略角色,郭姿君和林鹿祺在蒐集可以作為男主角的妖怪資訊時,經歷了許多時間與困難,最終選擇較有深厚故事的四個臺灣妖怪作為原型,設計出四位男主四種不懂談戀愛的樣貌,分別是白若木(白茄苳樹王)、莫達安(蛇郎君)、金羽緞(金魅)、閻星芒(魔神仔)。同時也參考了現代乙女遊戲(即為戀愛遊戲)的角色特性,在設計上使四位男主角更能夠更貼近生活,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生硬的臺灣妖怪故事。
遊戲主打的四位可攻略男主角之設定稿。 ( 攝影/ 莊珮妤 )
在思考故事要以什麼樣的形式作為載體去表達上,因為奇幻題材的內容製作為影音上較為困難,預算也需要不少,於是兩人決定以各自的優勢,與自己可以去實踐的方面,以視覺小說的方式製作乙女遊戲;此外,透過親自設計故事情節,郭姿君和林鹿祺想在遊戲的故事情節中傳達台灣妖怪的消失,等同於一個臺灣文化的衰落,甚至逝去,希望大眾能透過遊戲更加重視台灣文化。
在遊戲製作的方面除了編寫劇本上需要十分細緻外,遊戲製作完後,郭姿君和林鹿祺也遇到了台灣本土原創遊戲會遇到的一道難題,就是該如何把遊戲推廣出去,因為社群媒體很吃圖像,所以郭姿君和林鹿祺打算以他們的專業,也就是推出同名小說,除了可以讓大眾以另一種方式接觸到他們想表達的故事外,也可以藉由小說作為媒介去吸引讀者遊玩他們所製作的遊戲。
宣傳圖與部分遊戲內畫面線稿。 ( 攝影/ 莊珮妤 )
郭姿君和林鹿祺期望未來能將遊戲呈現得更加精緻,也期待能透過臺灣妖怪這個相對好被大眾理解的題材作為開端,在未來慢慢將更艱澀、更不為人知的臺灣奇幻題材製作成乙女遊戲推出。